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歷史上取得國際高水平學術成就者;也授予在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科技突破,攀登當今科技高峰,領先世界先進水平者和推進技術創新,建立強大自主知識產權和著名品牌,實現我國民族產業居于當今世界前列者。2016年10月21日,施一公榮獲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中文名稱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歷屆獲獎名單

施一公、錢偉長、錢學森、鄒承魯等

授予原因

推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貢獻卓著

評獎年限

每年評獎一次

獎項簡介

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梁銶琚博士、何添博士、利國偉先生之偉倫基金有限公司出于崇尚科學、振興中華的熱忱,各捐資1億港元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冊成立的社會公益性慈善基金,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民間科技獎勵基金。何梁何利基金每年評獎一次,獎勵長期致力于推進國家科技進步、貢獻卓著,并獲得國際高水平科技成就者;獎勵在自然科學的某一領域取得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者。此前有包括錢偉長、錢學森、鄒承魯等在內的科學家獲得過此項獎勵,我國建筑工程領域杰出科學家、建筑師和設計師張錦秋院士是何梁何利基金歷史上第一位獲得“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的女性科學家。

獎項歷史

1994年3月30日,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各捐資1億港元于在香港注冊成立社會公益性慈善基金,基金的投資市值總共3億9千萬港元。

1994年5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成立慶典。

2005年10月12日,經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批準修訂的基金信托契約之《補充契約條款》,將基金捐款人統一變更為“與捐款人有關的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即何善衡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梁銶琚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何添基金有限公司和利國偉博士之偉倫基金有限公司。

截至2017年3月底,基金的投資市值為6億8千3百萬港元。

2023年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胡思得院士和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林鳴院士。

社會評價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是何梁何利基金的最高獎項,以公正性和權威性聞名業內。

組織流程

評選組織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獎人,由評選委員會全體會議,根據評選委員提名評選產生。評選委員會設立預審小組,必要時對候選人進行考察和聽證。

申報條件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下列杰出科學技術工作者:(一)長期致力于推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貢獻卓著,歷史上取得國際高水準學術成就者;(二)在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科技突破,攀登當今科技高峰,領先世界先進水平者;(三)推進技術創新,建立強大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其產業居于當今世界前列者。

評選考核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的候選人,獲三分之二多數贊成票為獲獎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