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皮炎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皮膚病,主要是指人體接觸到某些過敏源而引起皮膚紅腫、發癢、風團、脫皮等皮膚病癥。具體的過敏原可以分為接觸過敏原、吸入過敏原、食入過敏原和注射入過敏原四類。每類過敏原都可以引起相應的過敏反應,主要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皮炎、濕疹、蕁麻疹。常見的過敏性皮炎主要有二類:接觸性皮炎和化妝品皮炎。過敏性皮炎患者平時多注意飲食,避免刺激發病部位。

中文名

過敏性皮炎

英文名

allergic dermatitis

季節分布

夏秋冬

傳染病

臨床表現

紅腫、發癢

發病部位

皮膚

是否進入醫保

主要病因

接觸過敏性抗原引起

治病原理

疏風祛濕、清熱解毒

治療特點

方便,安全

臨床表現

皮炎表現一般無特異性,由于接觸物、接觸方式及個體反應不同,發生皮炎的形態、范圍及嚴重程度也不相同。輕癥時局部呈紅斑,淡紅至鮮紅色,稍有水腫,或有針尖大丘疹密集,重癥時紅斑腫脹明顯,在此基礎上有多數丘疹、水皰,炎癥劇烈時可以發生大皰。水皰破裂則有糜爛、滲液和結痂。如為烈性的原發刺激,可使表皮壞死脫落,甚至深及真皮發生潰瘍。當皮炎發生于組織疏松部位,如眼瞼、口唇、包皮、陰囊等處則腫脹明顯,呈局限性水腫而無明確的邊緣,皮膚發亮,表面紋理消失。

皮炎的部位及范圍與接觸物接觸部位一致,境界非常鮮明,但如接觸物為氣體、粉塵,則皮炎呈彌漫性而無一定的鮮明界限,但多發生在身體暴露部位。

自覺癥狀大多有癢和燒灼感或脹痛感,少數嚴重病例可有全身反應,如發熱、畏寒、頭痛、惡心等。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后,處理得當,1~2周可痊愈。反復接觸或處理不當,可以轉為亞急性或慢性皮炎,呈紅褐色苔蘚樣變或濕疹樣改變。

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在臨床上急性期可表現為紅斑、水皰、滲出。亞急性、慢性可表現紅斑、粗糙、脫屑、皸裂。根據接觸刺激物的性質和接觸時間長短,臨床上可表現為急性刺激性皮炎、延遲性急性刺激性皮炎、刺激性反應、累積性刺激性皮炎、膿皰性刺激性皮炎、機械性刺激誘發皮炎等。

診斷

本病根據接觸史,在接觸部位或身體暴露部位突然發生境界清晰的急性皮炎,皮疹多為單一形態,除去原因后皮損很快消退等特點,容易診斷。當病因不明或與數種接觸物接觸,需要尋找病因時,可做斑貼試驗。

常見癥

1、藥物 有些藥物會引起皮膚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紅斑、紫癜、水泡及表皮松懈、瘙癢疼痛,有時還會伴隨低熱。皮疹消退后多無色素沉著。西藥過敏較為多見,如青霉素、磺胺類(如SMZ)、安乃近過敏。而中藥中的某些成份也可作為過敏原。據報道能引起過敏反應的草藥有魚腥草、鴉膽子、天花粉、冰片、大黃等。中成藥如六神丸、牛黃解毒片、復方當歸注射液、丹參舒心片等。藥疹發生后,必須立即停用該類藥。[1] 2、接觸性皮炎 指皮膚接觸某種物質后,局部發生紅斑、水腫、癢痛感,嚴重者可有水泡、脫皮等現象出現。能使皮膚產生接觸性皮炎的物質有首飾、表鏈、鏡架、涼鞋、化纖布料、外用藥、化學品、化妝品等。一旦發現有上述癥狀,立即尋找導致過敏的物品,并停止接觸,容易發生接觸性皮炎的人多屬于過敏人群。 3、紫外線過敏 陽光中的這兩種穿透性紫外線,會直達皮膚真皮層,使過敏體質的人身上出現紅、灼、熱、痛,這便是醫學上常說的日光性皮炎即紫外線過敏。同時,紫外線輻射還會導致"健康殺手"--自由基在體內急劇增加,使局部皮膚產生皺紋、色素沉積、細胞損害,甚至改變免疫系統,造成更嚴重的光毒性和光過敏反應。常規紫外線防護措施包括防曬霜和防紫外線遮陽傘的使用,防曬霜只能阻擋部分UVA,對UVB則不太管用,而防紫外線遮陽傘對從地面和墻面反射來的紫外線根本無能為力。

病因

過敏性皮炎

1、原發刺激性接觸性皮炎,接觸物對皮膚有很強的刺激性,任何人接觸后均可發生皮炎,稱為原發性刺激。原發性刺激分為兩種,一種刺激性很強,接觸后短時間內發??;另一種較弱,較長時間接觸后發病,如肥皂、有機溶劑等。[2]

2、變態反應(過敏反應):此型主要是遲發性變態反應(第vI型變態反應)。是由于接觸某種刺激因子(過敏原)作用于皮膚和粘膜后、僅有少數具有特異性過敏體質的人發病,初次接觸后并不立即發病,而往往經過4—20天的潛伏期(平均7—8天)使機體先致敏,如再次接觸該物質后,可在12小時左右(一般不超過72小時)即可發生皮炎。此類過敏反應是接觸性皮炎中最常見者。

引起接觸性皮炎的刺激物種類諸多:

1、各種動物皮毛,某些動物如蜂類、水母、恙、瞞、蝶、蛾等;

2、化學性物質,絕大多數接觸性皮炎均系化學刺激物引起、如藥物、染料、洗滌劑、油類、化妝品、化學纖維、塑料制品、化工原料、避孕用具、表帶、染甲油等;

3、植物性,主要包括芥子、巴豆、大蒜、蕁麻、除蟲菊等。

皮損形態、范圍、嚴重程度取決于接觸物種類、性質及其濃度,接觸時間的長短,接觸部位和面積大小,以及人體對刺激物的反應程度。輕者局部皮膚充血,邊緣有清楚的淡血斑;重者在紅斑基礎上發生丘疹、水疤(或大疤)、糜爛、滲出等。輕者自覺灼癢,重者感疼痛。

防治:祛除誘因,防止再次接觸。輕者可內服抗組織胺類藥如撲爾敏4毫克,每日3次;賽庚啶2毫克,每日3次。還可口服維生素C片200毫克,每日3次,葡萄糖酸鈣片1.0克,每日3次。重者在醫師指導下選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10毫克,每日3次。也可進行局部治療:急性期用藥宜簡單,禁用刺激性易致敏藥品,輕者可用爐甘石洗劑或膚輕松軟膏,外涂患處,每日2—3次;重者有水疤、溶液者可用0.1%洗必泰溶液濕敷,每日2次,待結痂后停用,外涂紅霉素軟膏。

治療方法

接觸性皮炎一般都是對外界接觸物過敏導致,所以應積極查找過敏源,祛除誘發過敏因素。

可酌情口服開瑞坦、西替利嗪、苯海拉明、賽庚啶等抗組胺藥物。

外用藍科膚寧、蘆柑石洗劑。

患處勿抓撓、勿熱水燙洗!自身護理要得當。

中醫治療

過敏性皮炎

1、外用:臻草霜,多采用天然純植物;通過外用到皮膚表面,有效被皮膚進行吸收,可以達到恢復的作用。清潔后,用本品在患處直接涂抹即可,一天三次,本品由皮膚自動吸收,無需事后清潔。

2、針灸。臨床發現,針灸能極大地緩解過敏癥狀。從西醫角度解釋,針灸可能降低了人體壓力激素水平,從而減輕了感染癥狀。

3、清除霉菌。霉菌經常隱藏在地毯下、墻壁上。用海綿、碎布蘸上5%的漂白劑,仔細擦洗就能解決問題。

飲食療法

1、米仁赤豆湯

材料:米仁、赤豆各30克。

制法:將米仁、赤豆加適量水煮爛,加適量糖,每日服二次,連服一個月。

2、豆腐菊花羹:

材料:豆腐100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5克。

制法:野菊花、蒲公英煎煮取汁約200毫升,加入豆腐,調味品同煮沸,用適量水淀粉勾芡、攪勻即成。

3、雙菇燴蛇羹

材料:大烏梢蛇2條,香菇25克,口蘑25克,陳皮3克,蕪荽10克,調料適量。

做法:蛇殺后去皮,切段,加黃酒、蔥、姜、陳皮隔水蒸1小時,撕肉留骨,蛇肉絲備用??谀?、香菇發好切絲備用。豬油加蔥、姜爆香,加水煮沸,下蛇骨(紗布包好),文火煮30分,棄骨留湯。加口蘑、香菇和蛇肉絲,再煮30分,調味撒胡椒粉和蕪荽末。祛風利濕。

注意事項

1、平素為過敏體質的人,初次使用某種化妝品應非常慎重,事先應做皮膚斑貼試驗,如無反應,方可使用,否則不能用。不能頻繁更換化妝品,含香料過多及過酸過堿的護膚品不能用。高檔化妝品里含的化學成分和香料復雜,致敏機會較多。

2、不要經常用手觸摸及摩擦患處,這是很危險的。

3、在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平衡,可多吃一些牛奶、淡水魚、豆制品及新鮮蔬菜、水果,以增強皮膚抵抗力。避免吃咸水魚、蝦、蟹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4、過分呵護及忽視過敏都是不對的。過多的產品及太繁復的護膚程序,更不是改善過敏的有效辦法。但什么也不涂同樣是不行,因為缺乏滋潤,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脫皮現象,缺乏防曬呵護,可能令肌膚變得粗糙及引致不均勻色素出現。

5、如發現自己對化妝品有敏感反應,便應停止使用,切勿因一時貪靚而使肌膚惡化。如一定要上妝,可利用重點化妝法,畫上眼線,涂點睫毛液,再涂上自然而亮澤的唇膏,同樣能塑造出極具神采的妝容。

6、有過敏性皮炎,不要用太熱的水洗臉,以避免刺激皮膚,更不能用香皂,其中的堿會加重過敏性皮炎的癥狀。用溫和的洗面奶洗臉,不涂任何護膚品,可用手指在臉上作一些輕柔的按摩,(以手指敲擊為好,不要用力過度,以免引起皮炎),使面部肌肉放松,促進血液正常流通,也會加速過敏性皮炎的痊愈。

7、選用及使用護膚品時,要避免選用一些刺激性的產品,如含高濃度果酸、香料、防腐劑等。不要以為天然的產品便不會引起敏感。

8、不要自作聰明。當然你可以用偵探般的精神去找出導致過敏的來源,從而做出相應行動,但不要妄自猜測及試驗,為自己找來一堆護膚品和藥物,要知道一旦不善處理,就要花很長時間才能使肌膚康復過來。

9、享受溫暖春光的同時,可別掉以輕心,過度的紫外線隨時可能引起皮膚灼傷,出現紅斑、發黑、脫皮等可怕的過敏癥狀。所以在擦上基礎保養品之后,一定要再涂防曬品。但某些防曬品的成分也是過敏的因素之一,應該選擇一些成分簡單的物理防曬品,而且盡量避免直接涂抹在皮表上,這樣對皮膚的刺激相對要少。

10、護理敏感皮膚,潔膚、爽膚及潤膚是基本的程序,其中爽膚可視乎個別需要而定,但要選擇一些具舒緩性不含酒精的,至于磨砂、面膜,一至兩個星期才做一次已足夠,且要小心選擇,如美白、抗皺,除非真的需要,否則最好待敏感現象好轉后才選用。緊記要預防及改善敏感肌膚要有莫大的耐心的。

治療方法

1、韭菜鴨蛋清治過敏性皮炎;將新鮮韭菜洗凈,加上鴨蛋清(去黃)涂擦患處,病情較重的,將韭菜汁和鴨蛋清口服,內服、外涂要嚴格分開。如無鴨蛋,輕者直接用洗凈的韭菜涂擦患處即可?;蛉【虏?、雞毛各適量,水煎外洗。

2、大白菜治過敏性皮炎;用大白菜搗爛敷患處,治過敏性皮炎。

3、用艾葉油治過敏性皮炎;菊科植物艾的葉.性味苦、辛、溫。入肝、脾、腎經。功能散寒止痛,溫經止血?,F代

過敏性皮炎

報道,艾葉油有抗過敏作用,臨床用於治療過敏性皮炎。

4、用馬齒莧治過敏性皮炎;皮膚用清水洗凈,拿一小部分馬齒莧搗爛抹在患處;其余部分煮水喝;撈出來的馬齒莧放點醬油、醋和香油拌著吃。

5、運用金元醫家李東垣的脾胃論學說,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方,治療過敏性皮炎有一定療效。李東垣在《脾胃論》中闡發了脾胃的生理功能,并在發病學上提出:“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其外為有余,有余者瀉之;傷其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內傷不足之病,茍誤認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敝赋銎⑽竷葌牟∫蛑饕校猴嬍巢还?、勞役過度、精神刺激、外感時邪。病機是由于脾胃氣虛,氣機失調,導致氣血不能化生,元氣衰少,臟腑百骸官竅皆無所養而為病,外邪也更易乘虛而入成患,因而創立了甘溫補益之方劑。其代表方補中益氣湯由黃芪、甘草、人參、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白術組成,功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如病人Marsha,女,20歲,學生,自述幼年始患過敏性皮炎,曾經使用過西藥治療。后來中醫診所治療,病歷記載病人當時癥狀惡化,顏面、乳頭等部位皮損較重,頭面腫,病變處有黃水流出,全身尤其下半身瘙癢嚴重。伴隨癥狀有食后困倦,口干無味,大便不爽,夜不得寐,煩躁不安,自汗怕冷,皮膚干燥,手足冷,易感冒,舌質稍紅苔白,脈細弦滑。曾由前任醫生辨證為濕熱郁膚,治以清熱利濕,祛風止癢之法,給予清熱利濕涼血之方藥,服藥四周癥狀不減,自覺病變部位皮膚發紅略有改善,后停藥一周。其頭面腫,病變皮膚色紅,瘙癢頻作,病人自述患處疼痛,大便溏薄,觸其手足冷,舌質暗紅苔薄略黃,脈細弦。辨證為脾虛血燥,兼有風濕淤血。治以補氣養血,散風除濕,活血化瘀。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處方為黃芪30克,人參10克,柴胡12克,白術10克,當歸10克,陳皮6克,赤芍10克,升麻6克,地黃10克,茯苓10克,川芎6克,川郁金10克,蟬蛻3克。一周后復診,病變部位皮膚疼痛消失,瘙癢明顯減輕,舌淡苔薄邊有齒痕,脈細。前方黃芪減為15克,加黃芩6克,以防久服化生內熱,繼服治療。

兩周后再診,諸癥漸漸好轉,舌質稍紅苔薄白,脈細。前方加牡丹皮6克繼服。三周后再診,病人精神歡快,自述睡眠正常,大便排泄通暢。顏面腫,皮膚色澤,瘙癢等均明顯好轉,患處已不出黃水,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原方加減為人參6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陳皮12克,干地黃10克,白術6克,川芎6克,川郁金6克,蟬蛻3克,茯苓皮10克,牡丹皮6克。善后調理。

患者在英國選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取得療效,可能與大多數病人脾胃功能都有所損傷有關。脾胃氣虛型患者,在其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便可派生各種疾病,故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之。(天津中醫學院劉毅提供)

6、家庭海水浴治過敏性皮炎;海水浴”是指在自然海水里洗澡(包括游泳等健身活動)。家庭“海水浴”的實施方法很簡單:到藥房買一些特制的海鹽,洗時,一浴缸水(按200升計),可配放1.5公斤左右的海鹽。注意,先把海鹽放到預先縫制的布袋里,這樣,鹽在浴缸里溶化后,雜質仍留在袋中。家庭“海水浴”最好能結合冷水浴鍛煉,從夏秋季開始。如果始于冬春季,水溫以36℃左右為宜,每次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如果是針對某些疾病的“浴療”,則一個療程6~10天,其間每隔兩天洗浴一次,每次宜安排在飯后1小時后進行。外傷患者不宜進行“海水浴”,高血壓、心絞痛、腫瘤等患者也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海水浴”。

7、單方治療過敏性皮炎

[1]、根據皮炎部位的大小,取適量的千里光(鮮品加倍),加水煮沸15—30分鐘,取液待溫度適宜,先熏后洗,每天早、晚各1次,連用2—3天即可見效。民間也有用“八干柴”的樹枝,煮液熏洗。八干柴的特征是外皮枯干粗糙,有棱邊。

[2]、取川椒40克研成粗末,加水2000毫升充分浸泡后,煮沸取濾液稍涼后蘸洗,浸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鐘。治療期間禁用肥皂、熱水洗浴,忌食魚腥、油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經用此法治療9例漆性皮炎,均在2—5天內治愈。(單方由主任醫師何國興提供)。

8、用冰硼散治過敏性皮炎;先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待干后撒于患部冰硼散適量,外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包扎。

9、如果上述方法均無效,建議最好到正規醫院皮膚科進行檢查,可以做斑貼或光斑貼試驗。一套斑貼試驗需檢查20個項目,包括:松香、香料、金屬、防腐劑、首飾、甲醛、苯、化妝品等,花費在200元左右。通過斑貼試驗可以檢查出患者對哪些東西過敏,生活中應盡量避開這些過敏源,減少光敏感反應。該病在治療時,可服用清熱利濕的中藥,同時,還可局部進行保護,可以擦爐甘石洗劑(水粉狀)。

脫敏治療

1909年,Noon用自動免疫法治療花粉性鼻炎獲得成功,開創了免疫治療新紀元。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實踐,免疫治療顯示了一定的臨床效果,但是自從上世紀80年代起,由于英國發生了數例由于注射免疫治療制劑而死亡的病例,導致有關政府機構下令全面禁止免疫治療。

1986年Scadding和Brostoff首次利用舌下脫敏療法(即舌下特異性免疫治療(SLIT))成功治療變應性鼻炎,讓人們對免疫療法重新燃起了希望。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通過循證醫學的方法確認I型變態反應疾病的免疫治療是有效的,并認為“如條件具備,應盡早應用”,免疫治療得以重新推廣。

1993年,歐洲變態反應和臨床免疫學會(EAACI)指出舌下特異性免疫治療(SLIT)可能是一種潛在有價值的治療方法。

1998年,《WHO變應原免疫治療意見書》意見書指出“脫敏治療是唯一可能根治過敏性疾病的方法”的觀點,并正式推薦舌下特異性免疫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舌下脫敏的治療已得到大力推廣,而皮下注射的免疫治療方式則由于其潛在的危害而漸漸淡出主流醫療方案。

2001年,《全球哮喘防治創議》(ARIA)肯定了高劑量變應原的舌下脫敏治療(至少是皮下注射免疫治療累積劑量的100倍),對兒童及成人治療的安全性。

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認可SLIT為治療某些變應性疾病如過敏性哮喘、變應性鼻炎等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

預防

1)減少誘發加重因素及刺激因素如機械因素(搔抓、摩擦);物理化學因素(熱水洗燙、高溫、低濕度、刺激性藥物);生物因素(動植物、微生物感染等);精神緊張或情緒低落或消化功能紊亂。

2)遠離致敏因素,這是預防過敏性皮炎最根本的辦法。盡可能減少環境中的變應原,如吸入性過敏原(凡是能夠經呼吸道吸入的物質都是潛在的過敏原),包括塵土、塵螨、棉絮、花粉(春夏和秋季),動物毛、真菌、昆蟲和煙等。食物過敏原(是指通過食入引起過敏反應的過敏原),包括魚蝦、蟹、牛羊肉、雞蛋、牛奶、花生、黃豆和堅果等。接觸性過敏原(通過與皮膚或粘膜接觸引發過敏的過敏原),包括衣物、染料、化妝品、首飾、外用藥、漆膠、有機溶劑、染發劑和消毒劑等。為創造健康衛生環境,經常保持室內衛生、開窗通風、保持適宜溫度濕度、不隨便使用消毒劑等;春季盡量少讓孩子接觸花粉;夏季避免直射陽光;家里不要養寵物,尤其不能在室內養;少用地毯,勤吸塵;不用電熱毯;避免刺激性強的化妝品等。

3)呵護皮膚,科學合理地洗澡,選擇酸堿度(PH)中性,無刺激性的香皂;不可亂用的護膚產品,內衣要選擇柔軟的棉織品,不宜穿羊毛、化纖織物,這些織物較粗糙,且對皮膚有刺激性,容易引發皮炎、濕疹。

護理須知

一、飲食調理

對于過敏性皮炎患者要注意飲食問題,多吃富含上述維生素的食物有動物肝、胡蘿卜、南瓜、土豆、卷心菜、芝麻油、菜子油等,還要注意調節飲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及局部搔抓,保持足夠睡眠,必要時可以到金芙敏自測中心測試過敏原。

二、減少刺激

過敏性皮炎要減少外界的刺激,避免紫外線過敏,還要減少對花粉過敏,就在花粉天少出門等。應該選擇全棉質地、寬松、透氣性好的衣褲,盡量不穿絲、毛織品或人造纖維服裝;貼身衣物好不帶顏色。

三、化妝品要慎用

化妝品選哪個事先應做皮膚斑貼試驗,如無反應,方可使用,否則不能用,可選用一些刺激性的產品,如含高濃度果酸、香料、防腐劑等。如發現自己對化妝品有敏感反應,便應停止使用,切勿因一時貪靚而使肌膚惡化。

皮膚過敏止癢的方法

一、戒過度搔抓

用力搔抓皮膚瘙癢處,直抓到皮膚出血為止,結果是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形成惡性循環。所以,皮膚病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盡可能避免搔抓,瘙癢劇烈時可及時服藥止癢。

二、戒熱水燙洗

用熱水燙洗,雖然能解一時之癢,但過后會加劇瘙癢,尤其是急性濕疹等皮炎,熱水燙洗能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促進過敏物質大量釋放,導致滲出和糜爛加重,使病情惡化。所以即使是中藥熏洗對于急性濕疹和急性皮炎患者也是不適宜的。

三、戒使用堿性洗滌劑

使用堿性肥皂、洗衣粉或洗滌靈容易導致皮膚更加干燥,使皸裂、瘙癢加重。發生過敏時可外擦過敏修復霜進行緩解。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用肥皂洗澡可抑制皮脂分泌,使皮膚更干燥,從而加重瘙癢。因此,這類患者可試用含油脂豐富的香皂。

四、戒飲食不節

一些人可因食海鮮、狗肉、牛羊肉、魚、蝦、蟹、蠶蛹及各種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花椒、大蒜、肉桂、韭菜等,而誘發濕疹、蕁麻疹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或使其癥狀加重。因此,對過敏體質者來說,飲食宜清淡,可適當吃些水果,補充多種維生素。

五、戒濫用藥物

因濫用藥物而導致皮-膚-病加重的現象比比皆是,如面部脂溢性皮炎長期外用激素,引發了頑固難治的激素依賴性皮炎、急性糜爛滲出性濕疹等。

六、多喝水。水分可以稀釋黏液,有助于黏液排出體外,并能緩解充血現象,經常過敏的人應多喝水,盡量每天攝取杯以上的水。

七、控制過敏原。食物過敏原檢測與皮膚科醫生診斷,確定有食物過敏者,就要暫時禁止再食用致敏食物。

八、禁食刺激性食物,限制多脂肪、多糖飲食,忌酒類和海鮮類食物,多吃新鮮蔬菜。

九、用冷水冷敷,可以比較快的消除皮膚紅腫瘙癢的過敏癥狀。同時外用參膚霜也可快速止癢。但有些人喜歡用熱水燙的感覺,這樣可以在感覺上比較舒服,瞬間不會再癢。但是治標不治本。而且皮膚過敏癥狀會越來越重。

十、洗澡水不宜過熱。不正確的洗澡方法也是造成皮膚瘙癢的原因之一。由于氣溫下降,美美地洗上一個熱水澡是最舒服的事情,但是如果洗澡水的溫度過高,會使皮膚表層的油脂大量流失,破壞其保護功能,因而洗澡水的溫度與體溫差不多就可以,以37-40℃最適宜。同時對于天天洗澡的南方人來說,沐浴露的使用也是需要注意的。有些人以為皮膚瘙癢是因為洗澡洗得不干凈,就用沐浴露大力搓澡,這樣做反而會使皮膚越加干燥,使瘙癢加劇。因此建議,冬天可以隔一兩天使用沐浴露,其余時間只用溫水洗澡,因為溫水的去污能力也是足夠的。另外,特別建議在洗澡前后喝一杯溫開水,這樣可以補充身體在洗澡過程中流失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