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區簡介
有機械設計及理論,材料加工,車輛工程,農業機械化工程,技術經濟與管理等國家重點學科,并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擁有車輛工程、農業工程、機械設計與制造、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技術經濟與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等1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院士6人,長江學者5人。

吉林大學南嶺校區
汽車動態模擬實驗室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本校區位于人民大街5988號(原斯大林大街114號、人民大街142號)。校園占地面積廣,各種配套設施齊全,其主要建筑物為:逸夫樓、機械樓、基礎樓、鏈條所、交通樓、俊民樓、繼教樓、管理樓、測控樓、211體育館、一教、二教、三教、五教、機械材料館、汽車交通館,能源與動力大樓、彩虹校門及1~13公寓樓等,其中機械樓、基礎樓、俊民樓、測控樓、二教(日式建筑)和三教屬于老建筑物,他們猶如慈祥的老人看著一批批的學生走進走出,也見證著中國汽車學科最高學府的蓬勃發展。
特色建筑:校部紅樓(2000年拆除,難以理解的愚蠢行為)、虹形正門、二教(日式建筑)、五八樓、211弧形體育館、211體育場、蘇聯專家樓(今保衛處所在地)
南嶺校區學院現有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交通學院、管理學院、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學院共七個學院,七學院都有很強的工科特色或背景,沿續了原吉林工業大學務實嚴謹的治學態度,是新吉林大學各校區中學風最嚴謹、最勤奮,平均就業率最高的校區。
吉林工業大學校旗:帶有吉林工業大學?;盏乃{底白字長方形校旗。
學校被譽為“中國汽車工業人才的搖籃”,為國家培養了大量汽車、機械、材料、交通、農機、管理等學科的高層次技術人才和管理精英,畢業生遍布世界各地,為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學校地址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5988號?(原地址是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142號?)
院系設置
吉林工業大學合校后的院系情況
合校后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老吉林工大所在地)整建制保留的學院有七個:

吉林大學南嶺校區
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管理學院
吉林大學交通學院
吉林大學通信工程學院
另外,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還繼續招生的專業(系)有通信工程學院(另一部分在南湖校區,原長春郵電學院)、電子工程學院(另一部分在前衛北區和南湖校區)及藝術設計、音樂專業的一些學生。
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法律專業、英語專業、日語專業等合并到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原吉林大學),不再在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招生。吉林工業大學校部紅樓力學專業加入到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仍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老吉林工大學所在地)。
數學系合并到新吉林大學數學學院,主要在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原吉林大學),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老吉林工大學所在地)仍有部分學生.物理系合并到新吉林大學物理學院,主要在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原吉林大學北區)招生,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也有部分學生。
化學部分合并到原吉林大學化學科學學院,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仍有學生。
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原吉林大學)交通學院并入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交通學院。
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原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并入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饒斌老院長,中國汽車工業之父
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原吉林大學)機械系并入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朝陽校區(原長春科技大學)的機械、材料等相關專業一起并入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原吉林工業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南湖校區(原長春郵電學院)管理工程系并入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吉林大學朝陽校區(原長春科技大學)相關管理專業入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英語教學部加入到新成立的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學和研究中心,,辦公地點在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南區(原吉林大學南區)
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東區(吉林工業大學卡倫湖校區)成立新的工商管理學院。
校園軼事
吉林工業大學(簡稱吉林工大,吉工大,今吉林大學)學校與東北師范大學緊鄰,

體育館
東北師范大學女生經常來南嶺吃飯+看電影之類的,素有“愛情之門”之稱的小北門是兩個校園的秘密通道,雖然破舊卻神圣依舊;南嶺的電影票尤為便宜,2塊錢2場,大片新片云集,偶爾有新片放映,門票10元,與長春市其他電影院少則30~40元的門票相比經濟性很好,可以說是物美價廉;南嶺北門有幾條小吃街,其中以北門的涼皮最為出名,中午,黃昏時候總有漫長的隊伍等候,老板也是每天限量出售;南嶺南門都叫工大南門,長春人還是沒有忘記老工大,南門也有很多吃點,尤以山東雜糧煎餅果子出名。
校園文化氣氛濃厚,講座,社團活動眾多,記得一汽的自主品牌--奔騰的校園巡回展第一站就選在南嶺。
南嶺由于男生眾多,所以氣氛較為活躍,籃球場,體育館,足球場經常人滿為患,夏季的晚上在橡膠跑道可以見到一群群男同學慢跑的身影;但是南嶺女孩數目較少,南嶺的十公寓是學校的熊貓樓,里面住的是南嶺最珍貴的寶物“女生”,到夏天的晚上,十公寓門口經常會見到一對對鴛鴦依依不舍,還有圣誕節,情人節的時候,有男生在樓下擺出心型蠟燭,惹來整樓女生的贊嘆聲!
管理職能
基建處工作職責
一、根據學校事業發展規劃,負責組織編報、調整學?;窘ㄔO總體規劃和基建投資計劃。
二、根據教育部和省市區政府批準的基建投資計劃,具體實施學?;窘ㄔO工作。
三、依據批準的校園基本建設總體規劃,編報工程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組織工程項目單體方案和施工圖的設計工作,做好資金的使用計劃。
四、按照基建程序和相關法規,辦理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各項手續。包括組織辦理工程前期手續、勘察、設計、監理、工程、材料設備的招標工作,簽訂勘察、設計、監理、工程、材料設備采購合同等。
五、負責工程施工管理、竣工驗收、移交、保修工作。包括對工程所需材料設備進行質量和價格的監督等。
六、編制、審核工程預、決算,并報有關部門審定。
七、基建文書、規劃設計、工程竣工資料的歸檔管理工作。[1]
八、完成學校交辦的其它工作。
杰出人物
黃叔培,廣東揭陽人。幼年在觀音山禮拜堂小學學習,畢業后進入五經富的道濟中學就讀。初中畢業后到上海,考入上海中西書院學習。清宣統三年(1911),考入蘇州東吳大學學習。民國二年(1912),轉學北京清華大學。民國4年,在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后,赴美國留學,進克利佛倫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攻讀。民國7年畢業,獲該校工程學士學位。同年,進西利亞理工大學(一說是倫斯勒理工學院),攻讀機械工程碩士學位。獲得碩士學位后繼續學習,于民國12年,獲該校機械工程博士學位。
民國12年(1923)回國,先后任北京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廣西大學教授。他的專著《自動車工程》,被列為大學叢書之一。民國32年,他因對當局不滿,憤而辭去教職
新中國成立后,黃叔培被定為一級教授,先后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主任、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副院長。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改名為吉林工業大學后,他擔任吉林工大副校長。他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并曾當選為第三至五屆的全國政協委員。曾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
黃叔培在國內首先開展在汽車發動機上應用汽油噴射設備的研究,并取得成功。他為汽車、內燃機專業培育出一大批科學家、工程師,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是他的學生。
1961年,被調到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內燃機研究所,任副所長、高級工程師,被選為九三學社上海分社常務委員。其時,他經常到各地講學,為培養汽車、內燃機專業人才,傳授科研成果和經驗而盡力。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迫害。
其一生從事汽車、內燃機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出版的專著,除早期的《自動車工程》之外,還有《汽車工程》、《載重汽車》等。1979年3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合并后的院系情況
吉林工業大學合校后的院系情況
合校后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老吉林工大所在地)整建制保留的學院有七個: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管理學院
吉林大學交通學院
吉林大學通信工程學院
另外,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還繼續招生的專業(系)有通信工程學院(另一部分在南湖校區,原長春郵電學院)、電子工程學院(另一部分在前衛北區和南湖校區)及藝術設計、音樂專業的一些學生。
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法律專業、英語專業、日語專業等合并到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原吉林大學),不再在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招生。
力學專業加入到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仍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老吉林工大學所在地)。
數學系合并到新吉林大學數學學院,主要在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原吉林大學),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老吉林工大學所在地)仍有部分學生.

吉林大學南嶺校區
物理系合并到新吉林大學物理學院,主要在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原吉林大學北區)招生,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也有部分學生.
化學部分合并到原吉林大學化學科學學院,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仍有學生。
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原吉林大學)交通學院并入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交通學院.
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原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并入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原吉林大學)機械系并入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朝陽校區(原長春科技大學)的機械、材料等相關專業一起并入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原吉林工業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南湖校區(原長春郵電學院)管理工程系并入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吉林大學朝陽校區(原長春科技大學)相關管理專業入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吉林大學南嶺校區(吉林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英語教學部加入到新成立的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學和研究中心,,辦公地點在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南區(原吉林大學南區)。
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東區(吉林工業大學卡倫湖校區)成立新的工商管理學院。
學科建設
吉林工業大學(吉林大學南嶺校區)現有 博士后流動站8個,分別為:
1 | 汽車工程學院: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 |
2 | 機械學院:機械工程 | ? |
3 | 通信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 | ? |
4 | 交通學院:交通運輸工程 | ? |
5 | 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農業工程 | ? |
6 | 管理學院:工商管理 | ? |
7 | 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 | ? |
8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 | ? |
吉林工業大學(吉林大學南嶺校區)現有國家重點學科 6個,分別為:
1 |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 ? |
2 | 車輛工程 | ? |
3 | 機械電子工程 | ? |
4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 |
5 | 農業機械化工程 | ? |
6 | 材料加工工程 | ? |
? | ? | ? |
? | ? | ? |
其中機械工程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另有 3 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1 | 技術經濟與管理 | ? |
2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 |
3 | 材料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