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語一則》是一篇文言文章,講述的是王荊公開玩笑時寫的一個謎語。原文為:王荊公戲作謎語:“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奔庠疲骸皷|海有一魚,無頭亦無尾,更除脊梁骨,便是這個謎?!?/span>

作品名稱

謎語一則

作者

王荊公

屬于

文言文

原文

王荊公戲作謎語:“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奔纸庠疲骸皷|海有一魚,無頭亦無尾,更除脊梁骨,便是這個謎?!?/span>

譯文

王安石開玩笑寫了一個謎語:“畫的時候是圓形的,寫的時候是方形的;冬天(出來的)時間比較短,夏天(出來的)時間比較長?!眳渭忉屩i底說:“東海有一條魚,沒有頭也沒有尾巴,再去除脊梁骨,就是這個謎底!”[1]

注釋

1.王荊公:即王安石,曾封荊國公,故稱。?

2.吉甫:呂吉甫?

3.更:再?

4.戲:出了。?

5.時:時間。?

6.脊:脊梁。?

7.謎:謎語。

謎底

答案是日。

太陽本來是圓的,寫下來相當于兩個方塊疊在一起。把太陽寫下來時“日”是方形的。

魚這個字如果去掉上面的“刀字頭”,田中的一豎和田下的一橫去掉,就是“日”。

太陽是唯一一個符合以上及"冬時短,夏時長"的物體。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于鐘山,追贈太傅。紹圣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