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文是西方文明第一種很棒的語言;許多人認為它是所有語言中最美觀、最值得敬佩的交際工具。由于結構清楚、概念透徹清晰伶俐,加上有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似乎多得無窮無盡,它就能既適合嚴謹的思想家的需要,又適合有才華的詩人的要求。我們只能猜測:古希臘語聽起來是如何的悅耳,但是,書面語的美可能比口語毫不遜色。

中文名

希臘文

外文名

Greek

性質

語言

所屬國家

希臘

簡介

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ArthurJohnEvans)在希臘克里特島發現的泥版殘片,有兩種文字形式,被稱為線形文字A和線形文字B。線形文字B于1950年被文屈斯(MichaelVentris)破譯,證明其為希臘語的一種古代形式,使用于邁錫尼文明時期。而線形文字A則至今未被破解。它的破解是考古學上的“圣杯”。

盡管這兩種文字共用許多符號,使用線形文字B所表達的音節來套用線性文字A所得到的結果和任何已知的語言都沒有關系。這種語言被命名為米諾斯語。使用時間對應于米諾斯文明先于約前1450年,邁錫尼人入侵的階段,即前1800年至前1450年。

由于米諾斯語言已經失傳,所以很難判斷對它的破譯是正確的,或只是因為錯誤的符號-聲音轉換而導致的無意義的語言。然而,最簡單的途徑可能就是假設線性文字A的音等同于已經解讀了的線性文字B。一個由JohnYounger維護的網站保留了所有已知的線性文字A的聲音轉寫。一些宗教套路已經被識別出來,有些甚至顯現出與埃特魯里亞語相近的語法結構。

由于未被解讀,這種文字的特點很難界定。不過可以列舉一些粗略的特征。它是一種意音文字,包括60個表示音節的符號,以及60個表意符號表達聲音、物體或抽象概念。它通常從左向右書寫在泥版上。

對線性文字A有爭議的解讀包括:將它與閃米特文字進行聯系,或者將它界定為aeolic方言的希臘語字母。

歷史發展

創造希臘文的民族在公元前二千年從巴爾干半島遷移到希臘半島及其鄰近地區。希臘文最后分化出四種方言:依奧利亞(Aeolic)、愛奧尼亞(Ionic)、阿卡狄亞—塞普路斯(Acado-Cyprian)、多利安(Doric)。約在公元前九世紀出現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塞》,就是用愛奧尼亞方言寫成的。在以后的幾百年中,隨著雅典城的興起,一種叫雅典語的愛奧尼亞方言,產生了古典時期偉大的文學作品。

雅典語成了希臘語的主要形式及共同語(Koine)的基礎。雅典語的使用范圍,遠遠超過現代希臘的疆界。在亞歷山大大帝遠征以后,雅典語的使用范圍東邊遠達印度;后來羅馬帝國信奉雅典語為第二語言。新約圣經用共同語(Koine)寫成;時至今日,東正教還在用這部圣經。

根據腓尼基語改制的希臘字母表,約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出現了。這是有元音字母、也有輔音字母的第一個字母表。閃米特語族諸語言的字母表與此不同,它們只有輔音字母。希臘字母最初也象閃米特字母那樣,是從右到左書寫的。但后來變成從右到左和從左到右交替地書寫,后來又變成從左到右,成為這種樣子。

1952年曾解釋叫做線形文字B的希臘早期文字,那時公元前一千五百年的遺物,但是到公元前一千二百年這種文字大部分廢棄不用了。

從第四世紀到第十五世紀,希臘文是拜占庭帝國的官方方言;以后在土耳其統治期間,希臘人仍然講希臘文?,F代希臘文約在九世紀開始成型,到十九世紀成為希臘王國的官方語言。操希臘語的民族在公元前二千年從巴爾干半島遷移到希臘半島及其鄰近地區。[1]

使用地區

主要分布于希臘、塞浦路斯、意大利、土耳其。另外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巴爾干地區、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區都有數量不等的使用者。全世界現今使用人口總計1000萬左右。

語言特點

古代希臘文原有26個字母,荷馬時期后逐漸演變并確定為24個,包括7個元音和17個輔音,一直沿用到現代希臘文中。

古今對比

古典希臘文與現代希臘文有很大不同。首先,很多詞的意義是不同的,一些古詞消失,另一些有了新的含義。其次,文法方面,古典希臘語文法比較復雜,現代比較簡單。再次,在書寫方面也是現代希臘文比較簡化。這些簡化很多都是在1980年代20世紀80年代一場人為的語言統一行動造成的。

實際上,由于民族復雜,也有政治、宗教方面原因,歷史上的希臘文不時不刻不在變化。但是,古典希臘文確實是一個語言的寶庫,它包含的詞語很多帶有極其精確的含義,這種精確性又有其深刻淵源,以至于現代很多事物的命名還都是從古典希臘文中借鑒。